各市(州)、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高校:
为持续提升我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关于举办第十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信中〔2025〕4号)要求,决定举办第十届“创客中国”贵州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通过举办“创客中国”贵州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共同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项目孵化、产融对接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我省新型工业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大赛宗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培育人才链
三、主办单位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四、赛事安排
(一)大赛时间。
2025年6月至2025年9月。
(二)赛道设置。
大赛设置能源化工与新型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轻工、健康医疗医药5个赛道,各赛道所含参赛领域详见附件1。
(三)赛程设置。
1.项目推荐(2025年6月至7月上旬)。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高校通过比赛或者评选的形式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优质项目;并负责赛事报名,须在大赛官网及时完成报名项目审核,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0日。大赛注册报名流程见附件2,未在大赛官网报名的参赛项目不得参加大赛。
推荐名额要求:贵阳市不少于30个,遵义市不少于14个,六盘水市不少于6个,安顺市不少于6个,毕节市不少于6个,铜仁市不少于6个,黔东南州不少于8个,黔南州不少于14个,黔西南州不少于6个,贵安新区不少于6个;每所高校不高于5个。
2.项目评审(2025年7月下旬)。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按照5个赛道开展评审,产生全省100强项目(企业组80个、创业组20个)进入复赛。
3.复赛(2025年8月上旬)。按照5个赛道开展复赛,通过8分钟现场演示和4分钟答辩、评委当场亮分,按得分高低产生全省50强项目(企业组40个、创业组10个)进入决赛,并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复赛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4.决赛(2025年8月下旬)。决赛不分赛道,通过8分钟现场演示和4分钟答辩、评委当场亮分、现场公证,按得分高低产生企业组和创业组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并推荐决赛获奖项目进入全国企业组500强、创业组300强评审名单。决赛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五、参赛条件及要求
大赛设置企业组、创业组两个组别。
(一)企业组参赛条件。
1.在贵州省内注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小微企业;
2.参赛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参赛项目知识产权须隶属于报名企业;
4.企业无严重失信记录。
(二)创业组参赛条件。
1.包括初创企业或创客团队:
(1)初创企业:注册时间不满 2 年的中小微企业(工商注册日期在2023年1月1日(含)之后注册);
(2)创客团队:遵纪守法的创业团队、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团队,同一人员不得作为多个团队核心成员参赛。其中获奖证书中体现团队核心成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7人。
2.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初创企业或创客团队核心成员,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3.初创企业存在严重失信记录、创客团队成员被列为失信名单的不得参赛。
(三)其他要求。
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或相似项目不可重复报名参加区域赛、专题赛、境外区域赛,近三年入围全国企业组500强或创客组100强的项目不得参赛。各参赛项目要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项目信息公开审查。对剽窃他人创新成果,以及使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项的参赛者,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六、奖励设置
大赛奖金100万元。企业组:一等奖2名,10万元/名;二等奖5名,5万元/名;三等奖9名,3万元/名;优胜奖24名,0.5万元/名。创业组:一等奖1名,5万元/名;二等奖 2名,3万元/名;三等奖3名,1万元/名;优胜奖4名,0.5万元/名。还将向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项目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
同时,设置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对接服务单位,对大赛筹备、组织实施以及后续对接服务中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鼓励。
七、政策激励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对参赛项目提供初赛、复赛、决赛、全国总决赛的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成果转化服务等后续帮扶;赛前、赛中、赛后的宣传推广等帮扶服务。优秀项目还可获得以下支持:
(一)宣传展示。通过“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渠道,对参赛项目、成果转化服务资源和对接成果进行展览展示、宣传报道和服务推介,优先联系国家权威媒体宣传报道。
(二)成果转化对接。依托“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调动各方积极性,汇聚技术、资金、市场、人才、龙头企业等服务资源,组织邀请“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 500 强项目参与重点产业链对接等多项培育加速服务,分行业分需求提供专业培训、数字化转型、管理咨询、人才培引等相关孵化落地、成果转化服务。
(三)投融资对接。联合“国家队”投融资机构、政府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银行等机构,组织线上线下需求对接、产融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等活动,集聚带动各类投融资机构为参赛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选择优质项目“投早、投小、投长期”。
(四)“创工厂”新型成果转化平台。聚焦具有优质技术、产品和工艺的项目,结合项目优势及技术核心竞争力,联合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开展“创工厂”新型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创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落地孵化一批创新项目。
(五)落地入驻园区。组织赴开发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基地参与产业对接,定制“空间+金融+政策”组合式政策包,享受最新创业扶植政策和创业孵化服务,加速实现产业化。
(六)专精特新认定政策支持。“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 500 强、50 强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政策,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八、工作要求
(一)赛事组织。请各地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办好本次大赛的重要意义,扩大赛事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属地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报名参赛;要增强保密意识,做好参赛项目的信息审查工作;落实好办赛经费,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
(二)信息报送。请各地主管部门、有关单位明确1名联络员,负责赛事的对接和信息报送工作,于2025年5月10日前报送联络员信息(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须在2025年7月10日前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报送以下材料:
1.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3)的电子文档及盖章版扫描件;
2.项目参赛材料的电子文档及盖章版扫描件。要体现参赛项目的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团队能力以及创新性、成熟度、实用性等,包括但不限于:参赛项目报名表(附件4)、项目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声明函(附件5)。
(三)联系方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创业创新服务处,联系电话:0851-88668209。大赛技术支持,联系电话:010-86229586转6202,邮箱:cnmakerfiles@163.com。
附件:
1.各赛道涉及参赛领域
2.大赛注册报名流程
3.推荐项目汇总表
4.参赛项目报名表
5.声明函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5月6日